凸显监管的缺失
新理想在余杭区办学招生已有3年,在杭州甚至浙江省业内也颇有名气。然而,这样的一所“三无“学校,为何能存在三年之久?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在未取得办学资质的前提下,不能开展办学活动,否则就是违法办学。”采访中,浙江省教育厅计财处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
这位负责人承认,高复培训行业目前的确存在监管真空。“高复培训作为比较特殊的办学性质,对它的监管涉及到多部门交叉管理。”
据了解,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文化教育类培训由教育主管部门审批,职业技能培训由劳动部门审批。该法同时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经营性的民办培训机构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但由于该管理办法至今没有出台,适用的法律条文不明确,因此造成了目前培训公司的审批和管理确实存在一定的模糊地带,给管理带来了麻烦。”
事实上,新理想正是钻了监管上的空子,名义上挂靠着具备非营利性办学资质的浙江法商专修学校,却实际上从事着营利性的高复班办学。
“这属于明显的‘挂羊头卖狗肉’行为。”相关内业人士告诉记者,非学历教育机构对外宣传必须要与其所持许可一致,并且其进行业务也必须在规定业务范围内。而持有教育机构资质的,就不能以公司的名义招生;以公司的名义招生,更不能用其他教育机构的办学资质来糊弄学生。
被责令暂停招生,但依然违规进行
记者从杭州市公安消防局了解到,余杭消防大队已就新理想未经消防审批违规办学一事作出处理,并责令其整改。余杭区教育局也已责令新理想“在取得教育用房消防合格证之前停止招生”。
但令人惊讶的是,尽管媒体纷纷质疑、有关部门也勒令其停止招生,但该校的招生却仍在进行,而且11个适应班已经开学。
“学校预备招收1300人,8月暑假班的人数大概占了一半,11个班级,每班40~50人,现在已经开始适应性上学,其他的班要9月初开学。”一位工作人员说,一年的总费用为1。47万元,其中学费是1。2万元。
“随时都可以来报名。”一位招生老师在电话如此告诉记者。
对此,余杭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证实该校仍在招生,将会作出进一步处理。”
采访中,记者也获悉,浙江省教育厅也将准备开展一次大检查,同时将联合省工商局对高复培训市场出台相关的文件,进行专项整顿。(董碧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