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立志抗衡微软 如饥似渴学习编程
17岁的巩炳辰高瘦白净,给人一种单薄的感觉,眼镜后面射出的却是智慧而谦虚的光。很少有人能想到,这个看上去腼腆内向的大男孩,竟是个不折不扣的电脑达人。
“长大后先到微软应聘当高级技术员,有经验后开创星星国际软件公司,开发出与微软抗衡的‘望尘’操作系统,继而开发出打印机等硬件,最后开发出星星品牌的电脑。”这是2005年上小学时的巩炳辰写下的“豪言壮语”,当时的他已迷上了电脑。
巩炳辰出生在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爸爸巩建平是通信工程研究生,妈妈是结构工程博士后,用他自己的话说:“小时候看计算机屏幕就等于看电视,万用表、电烙铁就是玩具,总喜欢这儿焊焊那儿钻钻。”二年级时的巩炳辰就开始了自己的创新,他将生日蛋糕的电子音乐器改装成家里的开门报警装置,将遥控汽车的两个马达做成了发电机,而父母对他的作品总是报以鼓励和赞许,巩炳辰也就乐此不疲地“折腾”下去。
2003年“非典”期间,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妈妈天天在家赶写论文,巩炳辰学校也放假了,当时他正读小学三年级,别看他小,却是妈妈的好帮手,他帮妈妈在电脑上打字、计算、扫描和打印,“当时看到妈妈在电脑上编程运算,屏幕上闪过许多符号后,答案就出来了,我觉得很有意思,就缠着妈妈给我讲编程的原理。”让妈妈没想到的是,她的无心之举竟然为儿子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户,巩炳辰从此一头扎进计算机知识的海洋里醉心地汲取营养。
小学时巩炳辰没有上过奥数班和英语班,他的课余时间是在计算机组装班、计算机应用模块班、航模班里度过的,那时的他已不局限于妈妈教给他的Fortran编程了,他很快学会了Basic、pascal、C++等语言。仅仅过了一年,小学生巩炳辰已经无法在一般学校里找到让他可以继续深入学习的计算机编程培训班了,于是他在别人推荐下进入创文学校学习。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计算机编程,很快就编出了上百个程序,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就在网上寻求帮助,“别看我英语考试分数不是很高,但我浏览英文网页的速度极快,一下子就能抓住要点,有很多程序问题都是在网上解决的,由此对计算机编程的热爱更是一发而不可收。”
小升初时,巩炳辰由父母带着一个学校一个学校面试,当时父母心里着实没底,毕竟儿子什么“坑班”也没蹲过,奥数、英语成绩通通没有,能上什么好学校呢?最终巩炳辰凭借自己的科技特长顺利进入交大附中初中部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