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对话专家:体育让位学习 谁来拯救孩子体质?
2011-03-21    人民日报

字体大小:

  实际困难咋解决

  郑轶:有学校反映活动场地不足、学生运动安全等困难,连最简单易行的冬季长跑都难以组织和坚持,这些实际问题该如何解决?

  刁铁民:在“阳光体育”开展过程中反映出我国教育多年来积淀下的一些问题:如学校运动场地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这里边除了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外,还有一个更关键的问题,就是一些政府主管领导对现代教育的认识问题。在我们的传统思维里,没有教室不能办学校。但没有操场能办学校吗?没有语文、数学、外语教师不能办学。但没有体育教师能办学吗?所以,我认为各级政府在新建和改造旧址学校过程中,配备足额的体育教师和体育教学场地应成为考虑的必要条件,达不到则不能办学校。

  毛振明:目前家长们最关心的是安全问题,而学校最关注的是体育风险责任问题。体育锻炼的风险责任分为两种:意料中风险和意外风险,意料中风险学校和体育老师是有责任的、可以预防的,而意外风险则不应承担责任。我认为学校和体育老师不应该承担无限责任,而应承担有限责任,国内在这方面做得还不理想。学校和体育老师不能因噎废食,要积极采取法律措施解决纠纷,政府和司法部门也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法律政策建设。

  胡洪江:我采访的学校中,有老师提到这些政策主要在给学校提要求,却无力限制课外辅导,真要保障学生体质健康,还需要家长和全社会转变观念。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教育系主任李天凤也认为,传统的考试评价体系没有根本改变,以立法方式抓学生体质健康,在具体操作上有难度,还需要完善配套政策,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学生兴趣咋调动

  郑轶:有些学生说,现在的体育课太功利,想踢足球不让踢,光练800米跑、立定跳远这种考试内容。今后我们该如何调动青少年的锻炼积极性呢?

  刁铁民:这个问题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在初三年级,一些学校把体育课变成单纯的考试科目训练课,破坏了孩子们喜欢运动的天性。其实升学增加体育考试,是教育体育主管部门的一种无奈之举。“阳光体育”实施4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校到家庭,从内容到形式,都在为青少年锻炼创造条件。我相信,随着我国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逐步实施,能调动学生内在动力和运动兴趣的体育教育机制会逐步形成。

  毛振明: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就不喜欢运动,但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青少年锻炼积极性下降。青少年体育锻炼缺乏是一个全球性话题,只不过在中国尤为明显。我认为要吸引青少年锻炼,一是体育课程进行改革,不能墨守成规;二是运动环境要改善,给中小学生提供充足的场地、器材和运动时间;三是对新型体育运动方式要普及和推广。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全国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国防教育年度工作会召开
· 教体育的农村小学语文老师:足球让留守儿童自信
· 全国各级体育项目传统学校总量达到1.5万所
· 上海扩大高中体育专项化教改试点 学生按兴趣上课
· 张伯苓:不懂体育者,不可当校长
· 江苏将武术列为小学、初中体育必修课
·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
· 王登峰谈体育:体育资源不能只惠及少数学生
· 校长心中的学校体育什么样 如何落实每天一小时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