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打工子弟学校逼仄之境:5次搬家364孩子哪读书
2010-08-02    工人日报

字体大小:

  流动的学校

  “在北京,我们是流动人口,搬到哪里都一样。”站在空空荡荡的教室里,陈传华恍惚听到了自己的回音。她已经习惯“搬来搬去”的生活。建校16年,兴旺学校搬了四次。

  2001年,由于规划占地,刚刚发展起来的学校要重头再来。第一次搬家,陈传华相中了农民工聚集地唐家岭。因为时间仓促,她租下一处民房改建成教室,但租金年年涨。“吃不消”的陈传华又搬了两次家。

  2004年,经人指点,陈传华“厚着脸皮”找到唐家岭村大队书记求助,终于租到了现在的校址。虽然校园小了很多,只有三排房子隔成六个年级,但租金也便宜了很多。

  2006年,北京刮起了“打工子弟学校取缔风暴”——取缔不合格打工子弟学校,并将学生分流到公办学校就读。

  当年的7月4日,没有获得审批资格的兴旺学校也收到了“告知书”:

  “经查实,陈传华未经海淀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擅自在唐家岭村举办兴旺学校的行为,违反了有关法律,并在责令改正期内仍未达到《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中的基本要求,该校将被责令停止办学……

  为了切实保障来京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在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使他们享有与首都儿童少年同等的受教育的条件和机会,请家长或监护人自本告知书发布之日起一周内持本人在京暂住证、在京实际居住证明、在京务工就业证明、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全家户口簿,向暂住地的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提出申请,并持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开具的‘在京借读证明’到暂住地的唐家岭小学联系就读。”

  与前几次搬家不同,这回陈传华没有四处托人求情,而是坐等取缔。“能进公办学校对他们来说是好事,学校关了,我就回家做生意去。”陈传华挺想得开。

  可最后期限过了,依然不见有人来取缔,家长们也纷纷找来,表示自己的孩子还在兴旺读书。

  “是那些证明难住了家长。”陈传华说,兴旺学校的学生家长大多从事买菜、种地、保洁、收废品等工作,没有人能给他们开具所谓的“就业证明”,放弃现在的工作回乡开证明、取户口簿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他们宁愿交学费,送孩子上打工子弟学校,“只图个省心”。

  于是,“不具备北京市中小学办学基本条件”的兴旺学校,一直走到了今天。

  土井的世界

  北京西北五环外的海淀区上地科技园区如今已经闻名全国,从这里向北12公里,有个叫土井的地方,与上地相比,这里是另外一个北京,另外一个世界。记者的车子在一片片红砖平房里穿梭,感觉这里有两多:垃圾多,孩子多,一堆堆,一群群的。

  而这一切,被四周茂盛的灌木和绿色的栅栏隔成了另外一个世界。兴旺学校90%的学生就生活在“这个世界”里。

  接近11点钟,7岁的王颖(化名)喝了一碗粥,便满头大汗跑出父母租住的小屋,奔向巷子里女孩子们聚集玩耍的“游乐场”——一条狭长的巷子。

  “我语文拿了100分,得了进步奖。”

  “有什么了不起,我去年就得过进步奖了,明年我要拿三好学生。”

  “你们暑假作业都做完了吗?四本练习册我都做完三本了。”

  ……

  7、8岁的女孩子们聚在一起,最愿意攀比的除了裙子就是学习。

  “学校要关门了,你写作业给谁看呀?”有个男孩子不服气地哼了一句。

  王颖狠狠地瞪向那张脏兮兮的小脸,张了张嘴,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他。孩子们一时鸦雀无声。

  6月30日,兴旺学校提前放假,王颖认真地系上了红领巾、老师们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聚集在操场上。

  王颖记得,陈校长亲自把成绩单发到她手里,还捏了捏她的小手。

  “大家都看到门口贴的告示了吧?唐家岭改造,学校马上要拆迁了。不过,我一定找到新校址,希望你们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开学后要检查……”王颖第一次看到平素总笑盈盈的陈校长哭了。

  “陈校长说了,能找到新校址,到时你不完成作业,罚你抄书。”王颖像个小老师一样严肃。

  被王颖抢白的男孩子涨红着脸:“开学我就回老家去读书了,那里东西便宜,上学也不用交钱。”

  “可你不能跟爸爸妈妈住在一起了呀?”站在一旁的小莲(化名)耸了耸瘦小的肩膀,“我妈说我们得搬家了,原来我们住回龙观村,后来那里拆了,我们就搬到唐家岭,现在这里再拆,我们就搬到昌平去。”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打工子弟学校为何“拴”不住老师
· 打工子弟学校“正规军”的烦恼
· 打工子弟学校教师压力大 80.3%的老师称缺乏师资
· 打工子弟校老师生存调查:六成假期打零工养家
· 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状况调查:超6成未签合同
· 北京近30所打工子弟学校将关停 被指不人性化
· 北京打工子弟学校取暖费没着落 教师裹大衣备课
· 北京打工子弟学校为取暖费发愁 拟向社会筹款
· 北京打工子弟学校分流调查:分流方案暂缓执行
· 北京外来工子弟生活:无法高考 理想不断妥协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