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高考数英相加不及语文 自叹写古文是"屠龙技"
2010-06-29    东南网

字体大小:

  

 

初到城市的杨华第一次见到红绿灯

  文言文作文《士运论》一出,在寿宁这个小县城,立即引起一阵轰动。

  今年全省优秀作文《士运论》作者,寿宁一中高三(11)班的杨华,因为严重偏科,数学49分,英语64分,高考总分421分,未达本科线。

  杨华说,古文写作对他来说只是“屠龙之技”,并不能帮助他考上大学。家人希望他复读,但他准备去厦门边打工边写文章。

  里三层外三层

  寿宁人街头看文章

  6月7日上午,65岁的吓英陪着孙子杨华参加高考。吓英与丈夫杨乃宇都没读过书,做了一辈子农民的他们,知道改变后代出路的唯一方式就是读书。另一个孙子不爱读书,初中读完就去打工了,现在这个孙子是全家的希望。

  让吓英想不到的是,孙子因为一篇作文,一鸣惊人,不但成为寿宁家喻户晓的人物,甚至在全国都引起轰动。

  6月21日,全省优秀作文《士运论》一出炉,便引起广泛关注。

  杨华的语文老师金图标介绍,他在寿宁教书20年,还没有见过谁拿过全省优秀作文。

  这个几十代人没有读过什么书的家庭,出了这么一位人物,让全家都非常惊讶。杨华不断接到各家媒体记者的电话,当地电视台几次播放他的新闻。

  在寿宁,老师将杨华的作文和照片贴在最繁华的街头,寿宁县有人描述当时的情况说:“里三层、外三层,许多的人民在寿宁街头看此秀才的文章。”

  数学卷上写诗

  同学抢着收藏文章

  6月24日,高考成绩放榜当天,杨华来到学校分管高三的吕副校长办公室,输入身份证号和密码,成绩出来了,语文126分、数学49分、英语64分、文科综合182分,总分421分,全省排名第53838名,而他的作文成绩排名全省20万考生前9名。

  数学与英语两科加起来还没语文分数高,如此偏科的学生,数学老师高丽丽却对他有些欣赏。

  两年前的一次考试后,一位老师在批改试卷时,突然传出了笑声。“你看看这个学生,在数学卷上写起了诗。”高丽丽看到这是杨华的试卷。

  “在数学卷上写诗,虽然看似捣蛋,却得到众老师的一致赞赏。”一位看过杨华诗作的老师说。

  “每次语文考试,作文只有60分钟,怎么写都觉得不过瘾,接下来的数学考试很多大题不会做,只好在试卷上写诗。”杨华说。

  杨华的文章还征服了同学,同学陈斌介绍,有一次杨华用白话文写了《且听风云》,写得很精彩,全班都喜欢。杨华在高考之前福建省质检语文试卷作文也是满分。

  陈斌收藏了三四篇杨华的文章,还有很多人也收藏了杨华的文章。

  看书至少三遍

  文言文像母语一样

  来到杨华家,这是一栋3层的楼房,没有怎么装修,杨华一个人住在三楼,红砖砌成的外墙没有粉刷,房间里面摆满了书,有《左传》、《庄子》、《论语》、《了不起的盖茨比》、《楚辞》,鲁迅、张爱玲作品集等等,从古至今,包罗中外,都是经典书籍。

  “这些都不是摆设,每本书我都看过3遍以上。”杨华说,读得最多遍的一本是《简爱》,反复读了7遍。《红楼梦》也读了4遍,最喜欢的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在图书馆看了3遍。

  经典书籍看一两遍根本不能领会其中的精华,杨华说,开始是看故事,接着就是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再读时是分析文章的结构。

  “文言文对我来说就像母语一样,写起来自然而然,没有障碍。”杨华说,大量的阅读和精读之后,就能在白话文与文言文之间自由穿梭。

  自叹技能无用

  十字路口或选打工

  《庄子》里有个故事,一个人散尽家里的所有钱财,去学了杀死龙的技能,但是庄子认为这个技术毫无用处。

  “古文写作对我来说只是‘屠龙之技’。”杨华说,高考作文分再高,也帮不了我上大学。

  高考成绩出来的那天,语文老师金图标告诉记者,杨华的确很有才华,是一块璞玉,希望他能进入大学,有一个好的老师点拨他,让他成才。

  但高考的成绩摆在眼前,没上本科线,大学的门槛跨不进去,更难得到名师的点拨。

  家人希望他复读后再考,但杨华准备去厦门边打工边写文章。

  正如他在自己的空间里所说的:数天之前我在有生之年第一次看到红绿灯,这个大多数人司空见惯的东西对于我是一种灵魂的震惊与痛苦的思考。

  的确,高考之后,满分作文,成绩却未达本科线,杨华这一次来到的是人生的十字路口。

  记者 孙韬 齐榕 实习生 可闻 /文 林朝阳/图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全国1291万考生迎来2023年高考
· 今年高考结束了,高考未来再思考
· “硬核”科技元素贯穿今年高考语文试卷
· 又到一年高考时,应该让考生和家长知道高考的隐形功能了
· 加油吧,1078万考生
· 2021年高考时间公布 教育部要求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志愿填报指导
· 聚焦2020高考:今年高考题,看点在哪里
· 教育部 公安部联合指挥调度全国高考工作
· 防控常态化,高考如何战疫?
· 教育部: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做好2020年高考工作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