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对2009级入学大一新生有关学校满意度、专业满意度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从2009年11月16日至2009年12月15日,本科2009级新生对专业的满意度为32%,而高职(专科)新生则为35%。其中,本科和高职(专科)对专业“非常满意”、“很满意”者仅为2%、3%;而对专业“很不满意”者则分别为30%、27%。
随着2010年高考临近,又将有一批高中毕业生报考梦寐以求的大学。面对报考指南中一大叠高校介绍,考生们很迷茫。昨日,在广州市招办与华南农业大学联合举办的“广州市普通高考志愿填报辅导报告会”上,来自广东省教育厅以及广州市招办的专家为考生支招:“‘次’学校也有强专业。专业关系到以后的发展,合适的才更重要。”
支招1“扫盲”
选学校不盲目追“名牌”
理由:“次”学校也有强专业支招“讲理”高校扩招理科更有优势
理由:“次”学校也有强专业
“学校有‘好’、‘次’,专业有强弱。‘好’学校有弱专业,‘次’学校也有强专业。不同学校开办的同一专业,因办学时间、师资队伍水平、教学科研能力、办学条件等因素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强弱水平。”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张耀荣认为,高校的“好”“次”与否,主要体现在专业建设上;专业强弱与否,主要体现在学科水平上。
张耀荣介绍,“好”学校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老牌名校,开办时间较长的传统专业拥有较多的国家重点学科,许多专业都能培养博士;第二种是部分考生、家长追求和舆论追捧的热门学校。“不管是名牌老校或是热门学校,专业也有分强弱,当中也有无硕士点、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的专业。所以不能单凭校名而盲目跟风。”
据了解,广东高校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3个。如华南农业大学就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9个二级博士点,13个一级硕士点,77个二级硕士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山大学的生物学含12个二级学科专业、工商管理含两个二级学科等。
“一个专业,要有硕士学位授权资格,至少要有10届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再加上第一届在读4年,共计至少要有14年以上办学资格;要有博士学位授权资格,从第一次招收硕士研究生开始,至少已经获得硕士学位授权8年以上。就是说,一个新开办的本科专业至少需要22年才有资格申请博士授予权。”张耀荣说。
对于“次”学校,他也认为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新校;第二种是非重点的老校。“一些二本学校某些专业就拥有硕士点、博士点,甚至有国家重点学科,具备一流的教育条件。不能说这些学校培养的人才不出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