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研究 > 综合研究
夏鲁惠:开放、协同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显著特点
2012-08-16    《中国发展观察》2012年第8期

字体大小: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历史时期;是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历史时期。这样的历史大背景,造就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两个显著特点,即开放与协同。

  在开放与协同下,我国逐步对“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和成功的实践。

  开放、协同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

  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由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管理机构、各种高等教育中介机构构成。开放包括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是指高等教育系统与外界进行的人员、知识、文化、信息、物质、技术交流。协同是高等教育系统整体性、相关性的内在表现,是系统实现有序性、稳定性的原因。协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国内外高等教育协同发展;高等教育与国家政治建设相协同;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相协同;高等教育与社会建设相协同;高等教育与文化建设相协同;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开放是外因、协同是内因,共同推动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开放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先决条件。1978年,以恢复高考及对外派遣留学生的重大决策为起点,我国高等教育迈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步伐。通过对外开放,了解世界著名大学办学的基本理念、治学的成熟做法和基本经验,进一步明确了高水平大学领导和管理成功的原则要求及其普遍特征,有利于从广阔的国际视野,对现代大学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组织构架,对现代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调整、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保证以及资源的开发配置等办学中的实质性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促进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通过对内开放,明确高等教育系统改革发展的任务和目标,更好地贯彻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按照“三个面向”要求,实现与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协同发展。

  改革是高等教育系统内外协同共变的过程,主要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高等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社会期盼接受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高等教育活力与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更加注重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统筹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招生就业制度、内部管理体制、教学体制等进一步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相适应。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夏鲁惠:工业革命与中国工程教育发展
· 夏鲁惠:提高教学质量需从“教”转到“学”
· 夏鲁惠: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
· 我国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分析
· 高等医学院校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三重逻辑”
· 高等教育分层次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及实施建议
· 重塑高等教育优势 服务东北全面振兴
· 高等教育应在建设教育强国中承担六大任务
· 让高等教育区域师资配置更平衡更充分
· 高等教育要调结构,控规模,提质量(下)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