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南科大校长朱清时将卸任:不改革对社会是打击
2014-06-16    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小:

  改革就像钝刀子割肉一样

  南科大想做的教改很难

  深圳晚报:您曾经说过,加到教改队伍里的人越来越多,教改肯定会成功,但不一定是在南科大,为什么?有人认为,这种星星之火仅会在理念上带来触动,您认为它是否可以燎原?

  朱清时:改革就像钝刀子割肉一样,南科大想做的教改很难,不太可能在一个学校或者一个地区里,从头到尾都完成得很好。教改最大的可能是,一定会成功,就像中国的经济改革一样。现在,上海的经济改革超过了蛇口,将来,教改的最后成功也不一定是在南科大。

  中国的古训是,“枪打出头鸟”。顶风前行者遭受的挫折和阻力最大,且无榜样可仿照。但历史贡献不可抹杀,等大家都成功的时候,就会想到,蛇口是当年经济改革的先行者,南科大也一样。

  星星之火完全具备燎原的可能性。任何一所高校都可以尝试—不扩招、从国外引进人才、建立像南科大一样甚至更好的薪酬待遇、为青年教授建科研团队、赋予学术委员会比南科大学术委员会更高的权力。

  但是,如果当初南科大不这样做,谁会知道有这种可能?南科大做了,大家意识到南科大第一步成功了,成功的因素就会被学习。现在,很多高校都在采用南科大6+3+1的招生方案(高考成绩占60%,自主招生占30%,平时成绩占10%),这就是一种进步。

  深圳晚报:现在,社会各界都在关注首届教改实验班毕业生的去向问题。因为前期课程设置等方面的问题,一些学生面临着毕业困难的状况,对首届毕业生的毕业问题,如何解决?

  朱清时:一个好的大学,学生一定要严出,淘汰率要高一些。现在中国的高校正好相反,叫严进宽出,只要进来都能出去,没什么淘汰率,这样的大学就没有动力,难出尖子生。南科大的做法与国际接轨,表现出来就是,相当部分学生的成绩不是太好。比方说,现在首届教改实验班有45名学生,有几名同学退学了,有几名同学需要延长学习期限,这部分学生占比百分之二十多。这个比例不高,在加州理工大学,可能每年都有近百分之三十的学生出局。

  但是熬出来的,能够顺利毕业的学生都会比较优秀。而出局的,也不证明这些学生不够好,而是说他们可以选择其他职业,选择一些对自己更好,也对社会更好的职业。

  希望新校长

  将改革进行到底

  深圳晚报:谈谈您对下一任校长的期待?

  朱清时:希望新校长能够比我更朝气蓬勃,更有思想、能力和声望,能将南科大的改革做到底。

  如果南科大变成一个普通的学校,不去做改革,那它就什么都不是。中国已经有几千所这样的高校,再多一所,也没多大意义。

  如果南科大不改革,对全国人民都会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大家满怀希望地关注南科大的改革,失败还可以被原谅,至少努力过。但如果放弃改革,就会引发公众的失望情绪。

  我到卸任那天本可如释重负,但也许会更关注未来。现在新书记已经到位,他有极强的沟通能力,与各级领导沟通得很好,正好弥补了我的不足。希望他和未来的校长将改革进行到底。南科大不改革不光对南科大没好处,而且对全社会都是个打击。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70年以来首位!祝贺南科大校长薛其坤院士
· 南科大首届毕业生3/4进世界名校继续读博
· 南科大加分意见引关注 评:写一笔好字不妨加分
· 南科大今年在江苏预计招30人 好人好事会"加分"
· 南科大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筹建国际化高水平医学院
· 南科大首批毕业生六成留学深造
· 南科大录取不全看高考成绩 20%高分考生落选
· 南科大今年首次收学费 每人每学年6000元
· 南科大首届教改实验班毕业 “最牛学长”遭延期
· 14岁男生高分考上南科大 胎教是唐诗宋词加减乘除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