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解读: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新《目录》新《规定》
2012-10-12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着重处理了四个“老大难”问题

  问:新《目录》和新《规定》在修订过程中有哪些创新点?

  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经历了三次专业目录的修订,每次修订工作,特别是1998年版《目录》修订工作,积极反映当时的历史特征和时代需求,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适应特定历史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我们这次修订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此次的修订工作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次。与前三次相比较,本次修订工作的新目标是:着力于建立起能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指导性、开放性的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动态调整管理新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系统考虑,特别着重把握、处理了历次修订工作中都面临的四个“老大难”问题。

  第一,统筹兼顾好本科专业口径“宽”与“窄”的关系。针对当今及未来较长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对多种类型的人才需求,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多样化人才培养要求,在专业目录的构建上坚持“以宽为主、宽窄并存”的原则,既设有适用于培养厚基础、强素质的复合型、拔尖创新型人才需要的宽口径专业,也设有适用于培养重实用、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需要的针对性较强的专业,形成了一个既满足社会各类人才需求,又适合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既分类又统一的专业目录体系。

  第二,统筹兼顾好本科专业目录“稳态”与“动态”的关系。根据本科人才培养既要保持相对稳定,也要主动适应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修订工作坚持“基本稳定、稳中有变”的原则,建立起基本专业每五年调整一次和特殊专业每年公布动态变化的机制,实现了“稳态”与“动态”相结合。

  第三,统筹兼顾好放权与加强监管的关系。新《目录》在落实与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上迈出了重大步伐。同时,根据“一放就乱”的历史现象,也充分重视了“放权”之后的监管,采取了“一扩二减三加强”的措施,即扩大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自主权;减少审批环节和审批数量;加强信息服务与公开、加强专家组织的作用、加强新设专业的质量管理及政府和社会对高校专业设置质量的有效监督。

  第四,统筹兼顾好增设专业与建设专业的关系。新《目录》和新《规定》为高校自主增设新专业提供了更加灵活、宽松的渠道,同时也在制度设计上积极引导高校更加重视专业建设,通过多种措施,促进高校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中国第四次修订本科专业目录 专业减少129种
· 教育部颁布新版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新规
· 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正式颁布
· 中国第4次修订本科专业目录 法律是否取消引热议
· 新版本科专业目录受关注:听"学术"还是听"市场"
· 新《目录》和新《规定》实施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 设置新专业 高校怎样才能说了算?
· 教育部颁布新版本科专业目录 高校可自主设专业
· 高考报名小心专业名称新变化 本科新专业目录启用
· 教育部: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修稿发布 征求意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