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试水教授治学
学术委员会代表学术权力负责评议,校长代表行政权力负责聘用。学术委员会在学术、学科、学者等领域集体决策,最大化地避免决策失误。
华中师范大学新的学术委员会运行近一年来,已初露锋芒。邢福义第一次主持工作会议,就对学校二级教授的聘任条件进行审议并票决。最后结果是新增一项条件,调整了两项条件,并行文成规。“过去此类事务是由校党政联席会或校长办公会所代表的行政权力拍板,学术委员会对学者的事情也大多只能提建议,经常是提了也白提。”邢福义说。
不仅如此,这个没有校官的学术委员会还在一次具体的教授职称评审中发挥了独立于行政权力的作用。去年9月13日,该校学术委员会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学校行政部门在审核二级教授申报资质时,发现有6位教授不符合规定条件,没有参评资格。但学术委员会很多委员认为,这些教授的实际学术水平很高。经过外围考察、现场答辩,学术委员会决定跨过“行政操作”的门槛,推荐其中两人参评。最终,经校职称聘任委员会评审,两位教授均高票通过。邢福义说,两位教授本来要淘汰,后来获得参评资格,首项条件就是:校学术委员会推荐。邢福义说:“这说明学术委员会是认真的、负责的,我们推荐的人选得到了上下认可,赢得更多普通教师的支持。”
推荐阅读:如何克服高校管理行政化倾向 教授治学路咋走?
推荐阅读:高校院所"官研"不分严重 代表忧心官帽阻碍创新
推荐阅读:湖北“最严高考”安检如登机 手机屏蔽仪全覆盖
推荐阅读:陕西招办:高考使用网络语言可能被定为错别字
推荐阅读:上海否认高考作文禁网络用语 专家建议慎用
推荐阅读:南科大学生是否高考将定论 朱清时:尊重学生
推荐阅读:高考加分全面“减肥瘦身”家长吁接受社会监督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者、学科、学术问题主要由学者们决定已经形成规矩。以学者最关心的职称为例,该校实行学者的职称评聘分离,学术委员会所代表的学术权力负责评议,校长代表的行政负责聘用。一般情况下,校长应尊重学术委员会的评议结果,同时也保留否决权,特殊情况可以驳回,重新交由学术委员会投票。学术委员会在学术、学科、学者等领域集体决策,充分讨论,可以最大化避免决策失误。
不过,邢福义也担忧,在现有体制下,校领导的态度关系着改革的初期进展和最后成败,如果换了对官位有所追求的人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就可能出现其他情况。而在马敏看来,这项改革只是局部突破,目前刚开头,也不够彻底。还需有步骤地系统化推进。“不客气地说,我们离改革的预期目标还有十万八千里。”马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