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转向“集团作战”
7所高校成立“北约”考生可同时选择3校
继清华等7所高校成立自主招生联考联盟后,昨天下午,北京大学(含医学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大学7所高校的招生网站上同时发布公告,宣布2011年7校将举行自主选拔联合考试。
据了解,7校联考的具体操作办法将等教育部今年发布完自主招生办法后才正式公布。根据昨天复旦大学招办微博透露,初步确定学生可以选择7所学校中的3所作为志愿,志愿为平行志愿不分先后。学生可能被3所学校同时给予优惠,但学生最终只能取其中一所。
联考后,各所学校按照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对联考成绩进行使用,划定录取标准。通过录取线的学生将参加各校不同特色的面试。比如,某些学校可能只取其中的若干科成绩。复旦取全部7科成绩,计算公式是(语+数+外)×2+物+化+政+史=1000分。
如此一来,北大和清华的自主招生联盟都确定为7所学校,形成了势均之势。这两个联盟也分别被网友比喻为“北约”和“华约”。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高校自主招生的联盟不仅限于这两个联盟,之后还有学校酝酿成立其他联盟。自主招生从各自为战的状态转向“集团作战”。
反应
北师大
不怕北大争生源
北京师范大学招办主任虞立红昨天表示,并不担心会流失一批成绩最好的学生去北大。这是因为,一方面两所学校的定位不同,对联考成绩的使用以及面试考核的重点不同。另一方面学生的选择并不是因为联盟了才存在,之前各自为战期间,也同样有这样的情况,不同的是,当时学生需要参加两场考试。
清华
愿与“北约”交流
清华大学招办主任孟芊表示,对于北大等7校自主招生联盟的成立,表示积极的欢迎。他表示,自主招生走向联盟将是一个方向,愿意加强与北大等7校联盟的交流。同时,他表示不会担心争夺生源的问题,因为比几个高分学生更重要的是中国招生教育体制的改革。
对话
各校自主使用联考成绩
记者:联合笔试对考生有什么好处?
各校招考负责人:首先切实减轻考生负担,避免考生来回奔波。实行联考后,考生只需参加一次考试,考试成本将大大降低。其次给考生更多的选择机会。此次联考,7所高校之间的地位完全平等,考生所报考的高校互为平行关系,不分先后顺序,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兴趣和各高校人才培养特点进行多元组合,选择机会大为增加。
记者:各个学校将怎样使用考试成绩?
各校招考负责人:此次联考,会更强调各高校的自主性。在考试科目设置上,尽管提供了7个考试科目,但选考哪些科目以及每科成绩如何使用,则由各高校根据人才选拔需求自行决定。比如,复旦大学非常强调文理综合,就要求报考复旦的考生提供7科的成绩,其他高校则不一定有这样的要求。有些高校甚至可以根据考生的单科成绩进行选拔。在考试内容上,由参与高校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的共性需求,联合命题,着重对考生素质与能力的考核。
记者:此前曾有人说,各高校结成联盟将会加剧生源竞争,怎么看这种说法?
各校招考负责人:生源竞争是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普遍现象。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竞争应当是良性而不是恶性的。我们认为,当前对于中国高校来说,我们真正应当关注的,不是我们招收了几个状元或高分学生,而是是否招到了真正适合自己培养的学生。
解析
走向联合是必然趋势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自主招生走向联合是必然趋势。因为原来各自学校组织考试不仅增加了学校的招生成本,也让考生为了赶考疲于奔命。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学校联合起来,试点进行这种“小联考”。
他认为,今后的自主招生有三种发展方向的可能:第一种可能是在目前“小联考”的基础上,有更广泛意义的分层次联考,“比如985高校联考、高职自主招生联考等”。第二种可能是全国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的学科知识点考试不同,这是一种能力的考查,可以一年进行几次考试,类似于美国的SAT考试,用最好的一次考试成绩申请大学。第三种可能就是把高考当作自主招生的笔试,考生可申请多所学校面试,也可以获得多所学校的通知书。
他表示,虽然有人质疑联考违背了自主招生的初衷,但其实这是一种把自主招生当作自主考试的误解。其实自主招生的意义是根据现有成绩,根据学校需求,赋予不同权重,选择学校需要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