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闫凤桥教授]:谢谢金子教授。最后一个问题留给同学来提。
[同学]:因为经济的发展,促使政府会有更多的投入,还有居民的支付能力也提升,而且预期收益不断的上升,所以这个导致经济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的扩大觉得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推出,经济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应该是不断增长的过程,但是在日本可能是15年一个周期,但是在中国这个周期里面,我前面的推断如果是正确的话,中国的经济增长持续20年,那么他的周期是否会达到20年,还是更长久?我就不理解,为什么金子先生会把中国高等教育扩建的周期就定在7年,或者5年这么一个更短的时间之内?其实我想问的,最核心的问题是经济周期和高等院校扩招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金子元久教授]:我想关于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不应该我在黑板上画,应该是你们中国老师在黑板上面画。 也就是说,从中国的高等教育的变化来说,在很长一段时期,比如我们从1980年到2007年这个时间区间来看的话,尽管从80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的经济正出现了提升的趋势,但是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规模的扩大,一直是采取了一种调控的政策,基本上年度2%或者是5%、6%的升学规模增长率给予抑制。 尤其是中国在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之后,中国经济出现了一个飞速的提升。 但是在98年和99年这个时间点,中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出现了一个飞速的增长。但是即便是增长,我们应该选择怎么样的一个增长速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可能在当时这个时间点上,我们也可以按照这种虚线式的,稳定的增长模式。但问题是,比如我们到了07年这个时间点,政府选择了高速的发展,但是07年之后,我们政府会采取哪一种是继续高速的发展?还是出现减缓?还是维持现状的方式?据我了解,最近教育部有一个文件当中,要说在2020年,要将高等教育的入学率提升到40%,当然我觉得完全可能,因为这个是由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的路径来决定。但是从我刚才介绍日本的经验来看,高等教育在出现持续增长之后,他会引发很多的各种各样社会问题出现,导致社会不得不选择减速调控的政策。所以说我认为中国高等教育目前处于一个新的转型期。其实从我的统计分析来看,我发现从05、06年已经出现了一个转型的趋势了,高等教育的增长率已经出现变化了。我为什么说是7年一个周期,我是根据中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增长率的统计趋势变化。我从这个图像当中反应出来是7年的周期。就是说尽管都是在经济发展增长期,高等教育出现了腾飞,但中国的高等教育的腾飞,跨越的幅度远远超过了日本,而且是一种短期内的,压缩性的扩大。 这完全是我的一个假设,可能这种政策推行的背后,有可能来自于中国财政部的压力,也有可能是教育部本身的压力,也有可能是中国私立高等,民办高等的增加,压缩了他们的空间。这一点我在背后有各种假设。
[闫凤桥教授]:最后再次感谢金子元久教授非常精彩的演讲,这个演讲和中国现实关联性非常强。同时也感谢鲍威,给我们大家做了一场非常高水平的翻译,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