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中国大学教学
吴德星:科教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2014-12-12    《中国大学教学》2014年第1期

字体大小:

科教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吴德星

  摘  要:新型精英人才是我国宏大人才队伍中的核心人才、骨干人才,是各条战线上的领军人才,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必须是精英教育。精英教育就是要在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奠定未来成为学术精英、管理精英和科技精英的潜质和基础。在研究型大学实施精英教育则必须走“科教融合”的道路,这就需要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和教师准确把握“科教融合”的内涵和实现路径。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局限性,通过培养和弘扬人文精神,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大学教育必须积极推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精英教育;科教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

  一、牢固树立“精英教育”核心理念

  新型精英人才是我国宏大人才队伍中的核心人才、骨干人才,是各条战线上的领军人才。其基本特征是: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责任感,对既定目标的实现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追求;更善于追求深入的开放式思维,对于事物和未知领域有着强烈的兴趣;勇于面对风险和挑战,具有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知识、理论和实践基础扎实,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强,具有深厚的发展潜力;具有运用知识与技能,在一些重大现实问题中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对于中国海大而言,我们培养的新型精英人才应该是有志于服务并有能力引领海洋强国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

  坚持学术追求和社会责任是大学的历史使命,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必须是精英教育。精英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而不是制器。精英教育强调的是集中优质资源,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对学生进行培养,突出的是培养过程,使学生在培养过程中接受到优质的全面教育,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增强智慧,具备成为社会各界领袖、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潜质。因此,精英教育在培养定位上是国际一体化的教育,在培养方式上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教育,在培养内容上是科学研究与教学相融合的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应是启发式、探究式和开放性的教学。

  精英教育实质上就是通过高质量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奠定未来成为学术精英、管理精英和科技精英的潜质和基础。这为学校的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海洋大学提出并实施了“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通识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内在素质为目标,以数学、文学、历史、伦理、逻辑、哲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教育为主要内容,注重学生心智、情趣、正义感和责任意识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核心是关于“成人”和“做人”的教育。“通识为体”,既是对通识教育在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中价值取向的确立,也是对学生本科阶段成长成人根本目标的要求;“专业为用”,既是对专业教育在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中特殊功用的强调,也是对学生本科阶段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水平和对承担社会责任能力的基本要求。

  通识教育的目标在于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可能主导未来世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是哪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养成包容、尊重、公正和坦诚的精神,实现在纷杂的未来世界里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特的个性。因此,通识教育应该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完整教育。

  通识教育应该展现不同文化、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世界文化是多元的,不同区域、种族和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各自都展现了独特的智慧,都需要我们去了解和吸收。如在科学文化方面,自然科学领域,经常会评论某些公式的简洁和美感;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常用“出神入化”、“行云流水”等称赞一部作品写得好;社会科学领域,“有思想”、“有说服力”、“发人深省”等形容词似乎比其他学科更常见。通识教育就是让学生领会不同学科的文化、精神和传统,并告诉学生这门学科未来发展的可能形态。

  通识教育还应该充分展现学术的魅力,课堂上学术大师的滔滔雄辩和引经据典,必然会使学生终身难忘和自然的模仿。要通过展现学术魅力,让学生通过最基本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赋予大脑逻辑、推理、论证等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识教育要培养学生对学术的鉴赏能力,要欣赏学术之美及其魅力,若没有几分对学术的精神饥渴是办不到的。在自然科学领域,有科学哲人认为,倘若未能体悟到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麦克威斯电磁学方程组和薛定谔方程等科学成就的简洁、和谐、对称并略带神秘之美者,非心有旁骛,抑或是尚未感悟到科学之真谛。当然以上对通识教育的要求太过高远,但我们总可以脚踏实地向此目标迈进。我校的通识教育能够从一门门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上做起。

  经过一代代中国海大人的不懈拼搏,中国海洋大学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海洋科教领域的引领者。特别是在海洋强国建设成为国家战略任务的今天,中国海大的影响力不仅要体现在卓越的科研水平上,更要体现在有益于国家民族的新型精英人才培养上。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的核心理念,并把这一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全国政协委员李宝聚:评奖评优晋升要向农业一线年轻人倾斜
· 让各类人才放开手脚、创新创造
·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挥人才第一资源重要作用
· 【光明论坛】让人才第一资源充分涌流
· 聚集人才、项目、成果,构建产业发展生态
· 逐梦太空新征程 国防科技期待更多人才
· 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 光明日报:科教兴国 人才兴邦
· 甘肃瓜州:让人才把家安下来 把事业干起来
· 刘宁委员:增加地方高校博士点,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