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CERNET > CERNET动态 > 最新播报
红色蠕虫病毒的预防、检查以及系统恢复方法

CERNET各地区网络中心、 省节点网络中心和各联网单位网络中心:

  对于可能受红色蠕虫病毒感染的计算机系统,包括安装有IIS 4.0或者IIS 5.0的Microsoft Windows NT 4.0和Windows 2000的主机,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病毒预防和病毒感染处理。

一、立即采取以下两种安全防范措施之一,预防红色蠕虫病毒感染。

方法1:从微软的网站下载打补丁软件,地址为:
   http://www.microsoft.com/technet/security/bulletin/MS01-033.asp
   或者从CCERT的网站下载打补丁软件,地址为:
   对Windows NT:ftp://ftp.ccert.edu.cn/pub/CHSQ300972i.exe
   对Win2000:ftp://ftp.ccert.edu.cn/pub/Q300972_W2k_SP3_x86_cn.exe

方法2:把%windowsdir%\system32中的idq.dll做备份,然后删除。

二、检察系统是否已被感染红色蠕虫病毒。如果在系统文件中发现有下列后门(木马)程序:C:\explorer.exe,D:\explorer.exe,则说明系统已经被病毒感染。

三、对于已经感染病毒的主机,按以下步骤手工消除病毒:
  (1) 将该机器从网络上断开,以避免重复感染和感染其它机器。

  (2) 立即停止IIS服务。打开控制面板,打开"服务",点击World Wide Web Publishing Service. 选择"已禁用"。

  (3) 打开任务管理器,选择"进程"。检查是否进程中有两个"exploer.exe".如果您找到 两个"exploer.exe",说明木马已经在您的机器上运行了,您应当立刻杀掉木马程 序;否则,说明您还没有执行木马程序,您可以转到第四步。

  (4) 在菜单中选择 查看| 选定列 | 线程计数,按确定。这时您会发现显示框中增加了新的一列"线程数"。检查两个"exploer.exe", 显示只有一个线程的"exploer.exe "就是木马程序。您应当立刻结束这个进程。

  (5) 重新启动机器,运行cmd,在cmd窗口中运行以下命令(或下载批处理文件 ftp://ftp.ccert.edu.cn/pub/clean.bat),以删除蠕虫病毒留下的后门。
    C:
    CD C:\
    ATTRIB -h -s -r explorer.exe
    Del explorer.exe
    Del C:\inetpub\scripts\root.exe
    Del C:\progra~1\Common~1\System\MSADC\Root.exe
    D:
    CD D:\
    Attrib -h -s -r explorer.exe
    Del explorer.exe
    Del D:\inetpub\scripts\root.exe
    Del D:\progra~1\Common~1\System\MSADC\Root.exe
    忽略其中任何错误。

(6) 修改被蠕虫改动过的注册表:
  运行regedit
  选择: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
  Services\W3SVC\Parameters\Virtual Roots
  选择/C,选择删除;选择/D, 选择删除。
  选择:/MSADC,将217换为201。
  选择:/scripts,将271换为201。
  对于Windows 2000系统,需要打开: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WinLogon
  将SFCDisable改为0。

(7) 重新启动机器。

四、推荐采用微软公司提供的工具软件消除病毒,方法如下:
  (1) 从下列地址下载此工具:
 http://www.microsoft.com/Downloads/Release.asp?ReleaseID=31878
  或
 ftp://ftp.ccert.edu.cn/pub/CodeRedCleanup.exe
  (2) 在命令行窗口中运行:
c:\> CodeRedCleanup.exe
  或者
c:\> CodeRedCleanup.exe -disable (如果您不需要IIS服务)
  (3) 重新启动系统
  (4) 安装补丁或者采取其他解决措施
  (5) 再次运行此清除程序,以防止重新启动后再次被蠕虫感染。
  (6) 重新启动系统。

五、参考网站
  [1.] eEye 的分析报告: http://www.eeye.com/html/advisories/coderedII.zip
  [2.] CERT Incident Note IN-2001-09 : http://www.cert.org/incident_notes/IN-2001-09.html
  [3.] Symantec CodeRed.v3: http://www.sarc.com/avcenter/venc/data/codered.v3.html
  [4.] 【绿盟紧急安全公告】 防范"CodeRedII"蠕虫!
http://security.nsfocus.com/showQueryL.asp?libID=580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网络中心   

2001年8月8日

  
  

相关文章: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Copyright(c) 1994-2020 CERNIC,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