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CERNET > CERNET服务 > CERNET导报
Cernet导报2000spring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信息中心(China Education and Research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简称CERNIC)是一个面向全国教育和科研单位的Internet资源注册和管理部门 。负责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IP网络地址分配、网络域名注册和网络资源注册,并为CERNET用户提供网络技术支持,对外定期发布CERNET的最新信息等。

   CERNIC提供的主要服务如下:

注册服务(URL: http://www.nic.edu.cn/RS/cindex.html)

     为CERNET用户提供网络资源分配、注册和管理等服务。

IP地址分配

欲加入CERNET的单位用户应首先与相应的CERNET地区网络中心取得联系,根据本单位的实际需求,如实填写“IP地址申请表”(URL:http://www.nic.edu.cn/RS/templates/ipform),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至CERNET地区网络中心,各地区网络中心所负责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及相应IP地址申请受理的e-mail地址如表1所示,再由CERNET地区网络中心转交CERNIC进行处理。CERNIC一般在两周内发出IP地址分配结果。

域名注册

CERNET用户在申请到IP地址,并已经正式与CERNET联网以后,即可以申请EDU.CN下的域名。用户可从CERNIC主页(URL:http://www.nic.edu.cn/RS/templates/domainform)下载域名申请表格,填写后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CERNET的本地区网络中心,由地区网络中心审核后转交CERNIC处理。在填写表格前请认真阅读“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EDU.CN网络域名注册办法”(URL:http://www.nic.edu.cn/RS/policy/ policy1.txt)。域名注册的处理周期一般为两周。

网络资源注册

CERNET用户在从CERNIC申请到域名,并建立自己的局域网和信息资源后,可以通过填写“网络资源注册表格”(URL:http://www.nic.edu.cn/RS/ service.html),申请在CERNET主页上加入此信息资源的链接。

目录服务(URL:http://www.nic.edu.cn/DS/cindex.html)

提供网络资源的目录查询和数据库检索服务。用户可以在CERNET范围内查询有关域名、IP地址空间、人员、主机等信息。

出版刊物(URL: http://www.edu.cn/cernet/news/)

     出版季刊《CERNET导报》,定期发布CERNET网络进展。

信息发布和信息资源建设

建立和维护CERNET的信息服务器,如CERNET主页(URL: http://www.edu.cn)、中国SunSITE(URL:http://sunsite.edu.cn)等。

服务联系

热线电话: (010)62784049

服务/咨询电子邮件信箱:webmaster@net.edu.cn

CERNIC通信地址: 北京清华大学中央主楼224房间(100084)

 

表1:CERNET各地区网络中心所负责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地区网络中心

E-mail地址

电话

负责省市、自治区、直辖市

华南理工大学

Nicstaff@gznet.edu.cn

(020)87110596

87110018

87114790

广东、广西、海南

东南大学

Nicstaff@njnet.edu.cn

(025)3794341,42

3614718

江苏、安徽、山东

华中理工大学

Nic @sea.whnet.edu.cn

(027)87541443

87541440

湖北、湖南、河南

上海交通大学

Ghfeng@shnet.edu.cn

(021)62932919

62933558

上海、浙江、福建、

江西

西安交通大学

Dhn@mail.xanet.edu.cn

(029)3268575

3269037

陕西、青海、甘肃、

宁夏、新疆

电子科技大学

Nic-staff@cdnet.edu.cn

(028)3203691

3201194

四川、云南、贵州、

西藏、重庆

东北大学

Chang@neu.edu.cn

(024)23841798

23908770

辽宁、吉林、黑龙江

清华大学

Ip-staff@net.edu.cn(IP)

Auto-dbm@net.edu.cn(DNS)

(010)62784049

北京

北京大学

Hostmaster@pku.edu.cn

(010)62751980

62751984

天津、河北、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Mayan@bupt.edu.cn

(010)62283044

-8001,8002

内蒙古、山西、北京

 

CERNET 2000 年第一季度新增用户表

 

用户正式名称

用户域名

接入时间

义乌中学

 

2000/01/01

西藏大学

utibet.edu.cn

2000/01/01

新疆工学院

xjit.edu.cn

2000/01/01

河北经贸大学

hebuet.edu.cn

2000/01/01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

nbtvu.edu.cn

2000/01/01

唐山华北煤炭医学院

ncmc.edu.cn

2000/01/01

CERNET西南地区西藏主节点

尚未申请

2000/01/01

CERNET西南地区重庆主节点

尚未申请

2000/01/01

CERNET西南地区贵州主节点

gz.edu.cn

2000/01/01

CERNET国家网络中心信息部

net.edu.cn

2000/01/01

北京炎黄新星教育网站

webpc.edu.cn

2000/01/01

鹿泉一中

lqhs.edu.cn

2000/01/03

温州师范学院

wztc.edu.cn

2000/01/03

天津外国语学院

tjfsu.edu.cn

2000/01/03

温州市教育委员会

wzer.edu.cn

2000/01/03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shspu.edu.cn

2000/01/03

浙江绍兴文理学院

zscas.edu.cn

2000/01/03

浙江省义乌市教育委员会

ywec.edu.cn

2000/01/03

CERNET华东南地区南昌主节点

jx.edu.cn

2000/01/03

黄河科技大学

hhstu.edu.cn

2000/01/04

扬州市职业大学

yzpc.edu.cn

2000/01/06

昆明大学

 

2000/01/10

浙江省东阳市教委

dyec.edu.cn

2000/01/11

浙江省普陀市教委

ptec.edu.cn

2000/01/11

上海市中小学信息中心

sheis.edu.cn

2000/01/11

新疆石油学院

xjpi.edu.cn

2000/01/21

四川师范学院

sctc.edu.cn

2000/01/24

东北财经大学

dufe.edu.cn

2000/01/25

贵州财经学院

gzife.edu.cn

2000/01/31

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gdin.edu.cn

2000/02/18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rzvtc.edu.cn

2000/02/25

广东省女子中等专业学校

gdfs.edu.cn

2000/02/25

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hhtc.edu.cn

2000/02/28

江西农业大学

jxau.edu.cn

2000/03/01

天津美术学院

tjarts.edu.cn

2000/03/01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semc.edu.cn

2000/03/01

 

CERNIC size=4>累计域名注册月统计图(1995年12月-2000年3月)

 

 

CERNIC size=4>累计IP size=4>地址分配月统计图(1993 size=4>年9 size=4>月-2000 size=4>年3 size=4>月)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2000年资费下调方案

 

各地区网络中心和各联网接入单位:

    CERNET管理委员会于2000年1月27-28日在深圳召开会议,经讨论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下调CERNET分担费用。分担费用调整方案变动如下:

会员类型 计量制 包月制

国内通信费

(元/月)

国际流入信息量

减免值(MB/月)

国际通信费

(元/MB)

包月费

(元/月)

A类

接入速率≤64K

2000

100

2

6000

微波共享接入

3000

200

2

9000

10M共享以太网接入

6000

200

2

暂无

100M共享以太网接入

9000

300

2

暂无

64K<接入速率≤128K

3000

200

2

9000

128K<接入速率≤256K

4000

200

2

16000

256K<接入速率≤512K

5000

200

2

27000

512K<接入速率≤1M

6000

200

2

50000

1M<接入速率≤2M

7000

200

2

64000

2M<接入速率≤10M

9000

300

2

暂无

10M<接入速率≤100M

15000

300

2

暂无

B类

中小学通过代理入网

500

0

2

-

独立域名服务器托管

1000

0

2

-

   CERNET国家网络中心

2000年3月20日

 

 

CERNET与CHINANET互联速率提升至155兆

   经过有关方面的不懈努力,CERNET与CHINANET互联速率于2000年3月提升至155兆,此举将使中国教育科研网用户和CHINANET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互相访问网上资源。另最新消息,CERNET北京至南京155兆线路已经于2000年3月21日下午六时正式开通。CERNET北京至西安155兆线路已经于2000年3月25日正式开通。

 

《计算机世界日报》记者采访吴建平教授专访录

(记者刘兵、黄果)

   去年9月,CERNET申请建设高速主干网项目经国家正式批复立项。这意味着今后CERNET将拥有自主的高速传输网。那么,是什么原因驱使刚刚走过5周年的CERNET在世纪之交作出这一重大抉择?高速主干网对CERNET今后的发展又将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独家专访。

   ……1999年12月18日,CERNET为自己5周岁生日举行了隆重的庆典。5年来,CERNET从无到有,经历了许多不平凡的事情,但最令CERNET欣慰的事情莫过于,1999年9月,国家正式批复其建设高速主干网项目。因为该工程完工后,CERNET将拥有自主 的高速传输网,网络带宽不低于2.5Gbps,使得CERNET主干网将在整体水平上达到当前国际先进水平。

   ……据了解,到今年年底,CERNET将拥有覆盖全国36个主节点的、完全基于TCP/IP协议的高速主干网。这对CERNET意味着什么呢?本报记者近日对CERNET负责人吴建平教授进行了独家采访。

  合作建设

   ……目前CERNET上的主要应用是远程教育,而建立高速网后更将形成国家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础设施,如果远程教育全面铺开,那么建成的高速网将在3~5年内基本满足国内科研教育对网络带宽的需求。

   ……是什么原因促使CERNET自主建设高速主干网呢?吴建平教授告诉记者,过去CERNET主要租用电信部门的线路,但相对高昂的租费是CERNET所难以承担的,比如,CERNET主节点上至少有36条以上的线路打算建为622Mbps的高速主干网,即使都按155Mbps线路计算,每年的租金至少在数亿元以上,而CERNET高速主干网整个项目的投资预算仅有10亿多元。因此,CERNET必须考虑寻找其他的途径。

……吴建平教授向记者透露,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调查,CERNET终于寻找到了光纤合作伙伴。它们已经拥有至少可覆盖CERNET 29个主节点过的光纤基础设施,而且愿意支持国家教育科研项目建设。CERNET将提供网络设备,而由合作方提供光纤资源,共同建设CERNET高速主干网。网络建成后,使用权归CERNET,CERNET向合作方支付一定的光纤管理费用,预计未来CERNET用于线路上的开销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这样,CERNET不仅拥有了自己的传输资源,而且今后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再次升级。

   势在必行

   ……5年来,CERNET的每一次发展都离不开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吴建平教授对这点感慨颇深:“5年前,CERNET经国家有关部门以急件批复成立,并从政府拿到了第一笔启动资金。如果没有这笔资金,没有国家计委、教育部,甚至国务院的重视和支持,仅仅靠知识分子的一腔热血和愿望,CERNET不会有今天的规模。”

   吴建平教授介绍,CERNET将与中国广播教育系统相配合,以改善我国高等教育、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教学环境。对CERNET而言,有三个明确的目标:(1)连接全国所有的大学;(2)连接所有的高中和有条件的中小学;(3)面向全社会的成员提供终身教育的环境。这对CERNET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ERNET必须建设高速主干网。

   ……CERNET建设高速主干网的另一个原因是CERNET的联网单位和用户发展非常快:到1999年12月份,联网机构已超过550个,覆盖80多个城市,联网用户达到200万人。用户数的急剧扩展,迫使CERNET不断升级。

   吴教授介绍,目前CERNET的基本框架比较完善,这也为CERNET建设高速主干网奠定了基础。

  解决互联

   ……其实,未来CERNET除了高带宽外,另一大优势便是广大的用户群。目前,分布于500多所大学的200多万大学生与研究人员对于企盼“注意力经济”的ICP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更何况这些人便是以后实现“网络经济”的中坚力量。但在1996年之前,大网之间的互联必须通过国外,不仅费用非常昂贵,而且违背了互联网的根本宗旨。

   ……1996年,CHINANET提供了3条2M带宽的线路和各个大网互联,暂时缓解了当时的互联问题。对于CERNET来说,2M线路很快便饱和了,CERNET用户访问CHINANET的资源十分缓慢,到1999年时这个问题已令人十分难以忍受,有时候甚至连电子邮件都发不出去,因此ICP纷纷拉专线与CERNET互联,像新浪还将自己的30台服务器镜像建在了CERNET上。不过目前情况已经有转机,国家正着力解决几大网络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并渴望在今年一季度完成各网之间155M速度的互联。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网络带宽的增加与各大网间互联速度的提高,CERNET将有一个飞跃性的发展。当然,今后CERNET还需要面对诸多挑战:入世之后国外ISP和电信公司的竞争威胁;随着CERNET网络的扩大,网管问题、经营管理问题会逐渐紧迫起来;虽然骨干网建设完工指日可待,但各大院校的校园网建设资金筹措仍有困难等。

   是否Internet?

   ……作为中国科研教育的高速网,未来的CERNET是否会与国外的Internet 的作用相同?吴建平教授明确表示:CERNET不是Internet II。因为Internet II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则,即:接入用户应该是特殊的用户群,包括大学的科研与教育等非盈利的单位,而且互相免费提供线路服务。CERNET目前还做不到这一点,但是现在建设的高速线路可以为以后与Internet II相联打下基础。国家已经有计划与Internet II并轨,目前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牵头建设的“中国高速互联研究试验网”(NSFCnet)的目标就是建立与Internet II相联的超高速网,CERNET也是该项目管理委员会的成员之一。

   ……吴教授说,为学生提供及其廉价的线路,培养网络人才,保持CERNET的技术领先性,是CERNET的宗旨。网络技术与实验物理学有相似之处,都需要搭建一个大的实验环境来验证科学成果,大学与科研机构的网络研究成果首先必须在CERNET这个大的网络中进行实验,找到不足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CERNET要向科研、教育部门提供比社会上便宜得多的网络资源,让下一代人才学习在网络上的工作、学习与生活,让学生们带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走向各行各业并带动各行业在网络上的开发与应用。

 

三大重点工程开始实施 现代远程教育步伐加快

 

   记者从日前结束的“网校暨校园网建设现状发展趋势研讨会”上了解到,教育部将就“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三个重点工程,以此来推进远程教育的进程。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袁成琛在研讨会上介绍说:“第一项重点工程是构筑一个天地结合的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国家支持以CERNET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一个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这是我们的硬件平台。”

   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简称CERNET)是在1995年建成的,它实行三级网络结构,顶层是国家网络中心,下设8个地区网络中心。国家网络中心设在清华大学。其它8个网络中心分设在按地域划分的8所高校中。通过这8大区的网络中心,下边延伸到各省会城市。21世纪行动振兴计划就是要将国家主干网络的速率以现在的2兆或4兆带宽提升到155兆,有的甚至可以提升到622兆,这个速率将达到目前欧洲甚至美国主干网的速率。目前,从北京到武汉、广州、南京、上海,155兆已开通。CERNET从1995年发展至今成绩斐然。1995年只有108所大学上网,到1998年则有450所大学,1999年有500余个单位上网。从上网人数统计看,1999年已超过100万人,比1995年增加了98万人。作为第二项重点工程的教育资源的建设,包含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师范教育到高等教育等教育资源的建设与软件开发。通过软件的建设,可以搞教育软件平台,将优秀的教育软件放在其中。对其中一些成熟的适合推广的软件进行评估,然后收购。

   “扶贫项目”作为三大重点工程之一,在整个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工程中占据特殊地位。据悉,我国整体学生入学率目前统计是9%。而发达国家入学率已达到百分之五六十,一般发展中国家也能达到百分之三四十。袁成琛研究员进一步解释提出:我国提高学生入学率难度非常大,通过适应性很强的技术,当前主要是数据广播或技术,通过教育电视台把信息播出去,把一些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适合于农村教育的优秀课程送到山区,解决他们师资条件较差的不足。

摘自《北京青年报》 文/陈焱

 

从Ipv4向Ipv6过渡的方法与策略

(华中理工大学) 赵信

 

   继解决2000年问题之后,网络界迫在眉睫、也是最为棘手的问题当数完成从IPv4 向IPv6的过渡。随着Internet的规模以近乎于指数的趋势增长,Ipv4的地址空间面临即将耗尽的危险。40亿个Ipv4的地址已经用掉了3/4,另外,Internet早期由于缺乏规划,造成了IP地址分配“贫富不均”的现象,少数团体与单位占用了许多A类地址,如MIT与AT&T就各自占用了1600万个IP地址,由此浪费了大量的IP地址,后来的大部分单位与公司就只能申请余下的C类地址,特别是像中国与日本这样需要大量IP地址却得不到足够多的地址的国家更是如此。为此,Ipv6将IP地址的长度由32个比特位扩展到128个比特位,将Ipv6的地址空间扩展为3.4x1038个,届时地球上每个人可分配到1.8x1019个IP地址。促使推广Ipv6的另一个原因是新的应用对Internet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Internet提供更复杂的寻址与路由能力,特别是下一代移动数字电话对Internet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指出的是,当前的Ipv6还不是最后的标准,即使是将来采用Ipv6标准时,也不会马上弃用Ipv4。网络界人士认为,从1994年算起,从Ipv4向Ipv6的过渡至少要花费15年。但是,网络管理人员现在就应该考虑、规划Ipv4向Ipv6的转换,要未雨绸缪、早作准备,避免出现类似Y2K问题的那种尴尬局面。

   由于从Ipv4向Ipv6的过渡需要一个想当长的过程,在此期间,必须保证Ipv4和Ipv6具有互操作性。这种过渡应与顺序无关,即可先对主机升级,也可先对路由器升级,甚至也可以将部分主机与部分路由器同时升级。本文重点阐述从Ipv4向Ipv6过渡应采用的、且保证Ipv4和Ipv6具有互操作性的两种技术与策略,这两种技术分别是隧道(tunnels)技术与协议转换技术,但是究竟哪一种技术将成为主流目前仍不明朗。

   隧道技术

   在服务商提供Ipv6主干及其服务之前,端对端的Ipv6服务需要通过Ipv4网建立隧道,将Ipv6包封装于Ipv4包的负载部分,在隧道的另一端的节点处再将Ipv6包从Ipv4包中剥离出来并送往目的节点。隧道的类型取决于由何种设备封装及由何种设备来解包。

路由器-路由器隧道

用于连接被Ipv4网隔离的两个Ipv6网的连接;

主机-路由器隧道

用于独立的双IP主机通过双IP路由器与Ipv6网进行通信;

路由器-主机隧道

用于将独立IPv6或IPv4节点与IPv6网络隔离;

主机-主机隧道

用于将相互独立的IPv6/ IPv4节点通过IPv4网相互通信,此时两个双IP节点作为隧道的端节点通过IPv4进行通信。

   IPv6隧道能自动配置,也可以由IPv4多目广播隧道进行配置。在一个配置好的隧道中,端点由IPv6包的目标所确定,即系统人员必须对IPv4进行封装并指明将IPv4包送往何处。当IPv6根据一个IPv4地址的内容被送往一个双IP的节点时便产生自动隧道,该自动隧道在IPv6路由架构中传播完整的IPv4路由表,但并不耗用任何的IPv4地址。

   IPv4多播隧道只能在支持多播IPv6大架构下工作。在IPv4中封装的IPv6节点使用IPv4多播的邻居发现机制确定隧道的端点,该机制允许IPv6节点发现同一链路上的其他节点,确定其链路层地址以寻找路由器,维持通往活动邻居的路径信息。这样做的好处是省去了隧道的配置且不使用IPv4兼容地址。但是,她需要ISP支持多播路由,遗憾的是,目前许多ISP还不能在Internet上提供多播路由功能。

   协议转换

   实现IPv4/ IPv6互操作性的第二种方法是协议转换,但这种实现并非轻而易举,挑战之一是如何以简单的方式将IPv6地址转换为IPv4地址,挑战之二是IPv6要改变IPv4头标的内容,为了提高效率,IPv6采用了与IPv4数据报分段(fragmentation)不同的分段方法。

头标转换机制

将IP头标通过协议网关设备由一种IP版本转换为另一种IP协议,网关设备位于IPv4与IPv6间的边界处;

传输中继

转换网关从源节点接收TCP片段(segment)及UDP数据报并将之转换为能被目标所接受的TCP与UDP交通,该设备不仅要检测转换头标,而且要对传输层协议头标进行处理,使之适用于相应的IP版本;

应用代理(application proxy)

此时的转换器为IPv4与IPv6之间的应用层网关转换器。

匹配机制

   协议转换的主要提案之一是网络地址转换协议(NAT)。该协议通过使用NAT网关将一种IP 网地址转换为另一种IP网地址,它允许网管人员使用一组在公网中从不使用的保留地址。此时将IPv6网视为独立而封闭的地址域,它需要使用一个“翻译器”将“内部地址”转换为“外部地址”。也可以将NAT与一种协议转换机制结合而生成一个“网络地址转换器-协议的转换器(NAT-PT)”用于实现协议、地址的转换。NAT-PT是NAT的一个特例,因此它不可避免地也具有NAT的缺点:它将端对端的网络割裂并塞入了一个潜在的单故障点,另外它还将数据报的控制功能从端点移向了网络;NAT-PT不支持IPv4与IPv6互不具有的那些特征,如IPv4包的路由器分段、IPv6交通类别及信息流标号等。“网络地址与端口转换器-协议的转换器(NAPT-PT)”则对NAT-PT做了改进,将IPv6数据报映射为TCP端口/ IPv4地址对,并通过转换器增加并行端口的数目。NAPT-PT与NAT-PT基本上基于早期的SIIT机制(stateless IP/ICMP转换器),通过使用临时分配的IPv4地址用于IPv6与IPv4相互之间地址的转换,而Socks V5对Sock机制进行扩展实现应用数据的转换,Sock服务器作为内部节点的代理接收与处理应用数据、将其打包使之适用于相关的IP版本。

转换策略

   IPv4向IPv6过渡的一种方法是先将整个网络的一小部分升级为IPv6网,IPv6网将被大量IPv4所包围。此时可采取IP网中的节点不支持IPv4、但在网络边界处的节点必须支持IPv4的策略,这样IPv6的内部节点能相互直接通信并通过适用双IP的路由器经由隧道与其他IP网通信。一般说来,早期的IPv6研究试验网宜采用这种IPv6“岛”的建网方式。

   另一种方法是将各个独立的节点升级使之支持IPv6与IPv4两种IP版本,那么这些节点就可以通过各自的节点链路直接通信或通过隧道与远程的IPv6/ IPv4节点通信,这种方案允许某些单位为了访问远程的IPv6节点与网络而将其网络中的一些节点进行升级,但其缺点是需手工配置。

   IPv6的推广

   从1996年起,6bone网就为IPv6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实验环境,早期的研究者可以申请6bone IP实验网相连。到目前为止,有40多个国家近400个网络已经与6bone IPv6实验网相连。我国IPv6的研究与实验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及东南大学正在建立IPv6实验床,近期还将有几所大学加入这一行列。除了6bone网外,还有6ren网(6研究与教育网)可提供IPv6的连入,当然人们也可建立自己的专用IPv6主干网,但这远比连入已有的IPv6要复杂的多。

   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一个IPv6地址规划与分配的权威机构,避免Internet早期地址分配的那种无序且极不合理的现象再次发生。可喜的是,美国Internet号码登记组织(ARIN)最近提交了有关IPv6地址分配的草案(www.arin.net)。

   总之,从IPv4向IPv6的过渡是人们未来实现全球Internet不可跨越的步骤,它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办得到的。从IPv4向IPv6的转换是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时期,在此过渡期间需要IPv4与IPv6共存,并解决好互相兼容的问题,逐步实现这一过渡,最终实现IPv6全球Internet。我国的网络界人士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早做研究并采取相应策略。

摘自《计算机世界日报》2000年1月10日

 

基于MPLS 技术的IP QoS服务应用

刘 阳

 

   目前,功能单一的传统电信网络正在向提供语音,视频,数据等多种业务的综合网络演变。电信运营商在建立其综合网络平台时,目标都汇聚到了ATM技术上,即通过ATM技术建立核心主干网,并组建其各种业务网络,除了提供对传统语音和低速数据的支持,同时还提供对新兴的宽带数据业务的支持。IP技术的发展对当前的电信业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MPLS技术的发展使IP业务能支持QoS的能力,为IP业务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前景。因而电信运营商采用ATM作基础网络平台,既能满足当前电信业务的需求,同时也能满足未来IP业务发展的需求。

当前IP网络面临的问题

IP在路由交换方面的问题

   随着因特网规模的继续扩大,全球路由表急剧膨胀,用于路由表维护的开销也在加大,路由器在维护路由表的负担很重。路由表在进行分组转发时,采取最长匹配原则来查询路由表,更加大了路由器的负担。IP分组包每经过一个路由器时,都要经过第三层协议完成路由的寻址(逐跳寻址),大大增加了IP保的传输时延。尽管目前的路由器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如CIDR和高速缓存技术可以减少路由表项和加快访问速度,但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IP技术不提供对QoS业务的支持

   IP技术采用的是尽力传送的数据转发模式,在流量和网络带宽管理上功能很弱,基本不具备这方面的管理功能。由于因特网缺乏有效的流量管理手段,网络经常会发生拥塞,这些拥塞是网络管理者很难控制的。有很多应用如语音和视频等对时延,抖动,传输质量等有特别的要求,这样的要求,对于目前的IP技术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例如,使用因特网来组建的企业的Intranet网常常满足不了用户对端对端的传输带宽的要求,企业不得不花费很多的费用来租用专门的线路组建Intranet;使用因特网来开放IP电话业务,由于时延很大及丢包率较大,语音传送质量常常不能得到保证。解决IP网络对Qos的支持是下一代Internet网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解决当前IP网络问题的技术方面,IETF正在组织研究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技术。尽管该协议还未标准化,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

MPLS技术的发展

   MPLS协议实现将第三级的包交换转换成第二级的交换。尽管MPLS可以使用各种第二层的协议,如帧中继,PPP,以太网等,担目前MPLS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在ATM方面。这主要是因为ATM具有很强的流量管理功能,能提供QoS方面的服务,ATM和MPLS技术的结合能充分发挥在流量管理和QoS方面的作用。

MPLS的基本原理

   MPLS采用最简化的技术来完成第三层交换向第二层交换的转换,MPLS在IP数据包前加入固定长度的包头(标签),不对IP数据包的内容作任何的处理。采用固定长度的标签,加快了MPLS交换机在查找路由表的速度,减轻交换机的负担。MPLS的标签由32个比特组成,当采用ATM来传送MPLS包时,为不增加额外的打包开销,IETF建议将标签值直接映射到ATM信元VPI/VCI域。MPLS网络的交换机分为边缘交换机和核心交换机。通过标记分配协议(LDP协议),预先为MPLS边缘路由器建立直接的数据连接,在边缘交换机之间采用ATM核心交换机进行互联。在数据通信过程中,中间的ATM交换机根据标记路由表只做信元交换功能。使用固定长度的标记表查找路由,大大减轻了交换机的处理负担。IP数据保在核心的交换机中只做第二层的交换,即ATM信元的交换,因而加快了数据包转发的速度,减少时延和时延抖动,增加了网络的吞吐能力。

MPLS的路由寻址

   MPLS在路由寻址方面同传统的路由寻址有很大的不同。MPLS支持特殊路由,正因为如此,到达同一目的地的数据包可以沿不同的路径进行转发,对于那些有着特殊需求的IP包,可通过ATM网络为其建立专门的VC,这些VC电路的QoS参数可根据转发的数据包的要求来决定,如是CBR业务或是VBR业务等,这样就将ATM的QoS能力与MPLS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MPLS数据包的服务质量类型可由MPLS边缘路由器根据IP包的各种参数来决定,如IP的源地址,端口号,TOS值等参数。如对于到达同一目的地的IP包,可根据其TOS值的要求来建立不同的转发路径,以达到其对传输质量的要求。同时,通过对特殊路由的管理,还能有效的解决网络中的负载分担和拥塞问题。如当网络中出现拥塞时,MPLS可实时地建立新的转发路由来分担其流量,以缓解网络拥塞。

基于MPLS的QoS服务应用

   朗讯科技公司已推出了基于MPLS技术的产品IP Navigator。IP Navigator与B-STDX,CBX500和GX550交换机可构建多业务解决方案,提供ATM,帧中继业务和传统的IP业务外,还可提供基于IP具有服务质量保证的服务。

提供具有绝对服务质量的VoiceOverIP服务

   IP Navigator具有绝对服务质量功能(Absolute QoS),即能建立端对断的满足语音服务质量的连接。使用Mutilvoice网关和IP Navigator能建成具有绝对服务质量的VoiceOverIP服务网络MultiVoice网关在PSTN和基于IP的网络之间提供一个接口,使语音呼叫能进出IP网络。当语音信号经过MultiVoice网关后转换成VoIP分组语音流。MultiVoice网关将语音分组中的服务类型(ToS)字节设定为特定值,向IP Navigator说明IP数据包为语音分组。IP Navigator接收到语音分组后,看信源和信宿之间是否存在一条交换虚电路(SVC),如果信源和信宿之间已存在一个SVC,则通过该SVC自动传送分组。如果SVC不存在,IP Navigator会根据要求,使用端对断的符合语音传输质量要求的连接,为语音分组提供低时延,低抖动的传输通路,从而保证语音的服务质量。由于采用ATM作为网络基础,能提供大规模的语音通信,适合于组建大规模的语音通信网络。

基于IP的VPN业务

   传统的虚拟专用网络采用专线技术组网,投资大,效率低。采用传统的因特网来建立VPN,网络的服务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同时还需花费大量的资金用于网络的安全。而采用IP Navigator组建因特网,可以非常容易的实现基于IP技术的VPN业务。IP Navigator的VPN技术能够在一个MPLS的网络上同时提供多个VPN网络,支持多种应用,如局域网的远程接入,企业网的互联及因特网的应用等。

   IP Navigator的VPN功能对每一个VPN用户分配一个路由域和一个ID号。每个VPN用户可有自己独立的路由协议,路由表。不同的VPN用户使用的IP地址可以重叠,这样用户在通过IP Navigator互联时,可以不改变IP地址规划。IP Navigator支持的路由协议包括BGP-4,OSPF,RIP-2以及其他的路由协议。IP Navigator在VPN采取了安全措施,保证不同的VPN之间不能建立起IP连接,相当于从物理上将两个网络隔离开。IP Navigator提供IP设备的直接接入,大大减轻了用户设备的复杂度,便于用户对其网络进行管理。同时利用ATM网络的QoS服务机制保证对VPN用户的带宽,传输质量,时延等服务质量。IP Navigator通过用户代理网关提供用户VPN的管理,便于用户实时地获得全面的配置,性能和故障信息。

摘自《通信产业报》总第203期

 

中国教育和科研网(CERNET )第七届学术会议

征集论文通知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是当前发展最迅速的领域,新技术和新应用的不断涌现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生机,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访问国际互联网的前景已不再是梦想。为了交流几年来在网络建设、网络技术和网络应用方面的经验,探讨新世纪网络发展的前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将于2000年10月(具体时间将另行通知)在上海举办CERNET第七届学术会议。会议由中国教育和科研网(CERNET)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承办。为了开好这次年会,现在向各单位征集论文,大会录用的论文将作以《计算机工程》增刊形式发表,优秀论文将在CERNET网上发布。

一.论文内容

1.网络规划、设计和建设

包括主干网络、地区网络和校园网络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宽带接入技术和无线接入技术等。

2.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技术

数字签名和认证技术,数据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防止黑客攻击和数据恢复技术,分布式入侵检测技术,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技术,数据库信息安全技术,安全的网络解决方案等。

3.网络运行和网络管理

网络管理软件的研究和开发,网络管理技术,网络计费管理, 虚拟主机技术,VLAN技术等。

4.网络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视频点播(VOD)技术和系统实现,视频和音频的压缩和解压缩技术,视频会议(VC)系统的设计和实现,VoIP 技术和实现,IP/TV技术和实现等。

5.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

远程教育系统的构架、设计和实现,远程教育的课件设计和制作技术,远程教育辅助工具的研究和开发,及远程医疗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等。

6.电子商务

内容包括电子物流理论,电子商务的关键技术,电子贸易系统的解决方案,校园电子商务系统的研究和开发等。

7.网络应用

校园网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校园办公室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基于Web的信息管理系统,搜索引擎的开发技术,目录服务为核心的应用平台建设等。

8.数字化图书馆

数字化图书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数字化图书馆系统的管理技术,虚拟图书馆,网上信息检索技术,元数据在信息检索中的应用等。

9.新一代Internet网络技术

包括高速网的研究和发展策略,网络服务质量QoS技术的研究,Ipv6协议的研究和试验,移动数据通信和移动IP技术等。

二.论文要求

论文必须是未公开发表过,论文的语言为中文,论文要求有创新点。

论文字数不超过6000,页面A4,页面边距要求 上:3.1cm,下: 3.1cm,左:2.5cm,右:2.25cm,页眉:1.5cm,页脚:1.75cm。

论文格式要求如下:

 (1)每页40行×44字,版芯尺寸16.5cm(宽)、23.5cm(高),用Word 97通栏排版。

 (2)每篇文章的排版,第一页有《计算机工程》2000年增刊标识,其余页码无此标识,直至文章结束。

(3)第一页排版顺序要求如下:

标识(占6行)(编辑部加)

第7行起 文章名(二黑,居中)

 (空一行)

 作者A1,作者B2,作者C1(居中,五宋)

(1. 单位名称1,城市及邮编;2. 单位名称2,城市及邮编)(居中,小五宋)

 摘要(顶格,小五黑):内容(小五宋)

 关键词(顶格,小五黑):内容3-5个(每个关键词间用分号分开)(小五宋)

中图分类号(顶格,小五黑):……(小五宋)

 (空一行)

 (相应英文部分)英文题目(三宋加黑,居中)

 (空一行)

 作者英译名(拼音)(居中,五宋)

 (作者单位英译名,城市及邮编)(居中,小五宋)

 【Abstract】(顶格,小五宋加黑)相应内容(小五宋)

 【Key words】(顶格,小五宋加黑)相应内容(屑雍冢┫嘤δ谌荩ㄐ加黑)相应内容(小五宋)

 (空一行)

 正文(通栏,五宋)

 (第一页底,加线与正文分开)

 基金项目(顶格,小五黑):(编号,小五宋)(可选)

 作者简介 (顶格,小五黑):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主研方向;其他作

者姓名,职称及博导之类;……(小五宋)

 定稿日期(顶格,小五黑):2000-08-01(小五宋)

(4)正文层次:

 引言内容

 1(顶格)……(小四黑)

 2(顶 格)……(小四黑)

 2.1(顶格)……(五黑)

 2.1.1(顶格)……(五宋)

 (1)……(以下五宋)

 1)……

 ①……

(5)图(居中,紧凑,比例适中)

 内文字(小五宋)

 图名(小五黑)

 (6)表格(居中)

 表名(小五黑)

表内容(小五宋)

 (7)程序(小五宋)

(前空一行)

参考文献(居中,五黑)

(1)标注法

 1)期刊:作者名 ≤3个全部列出,>3个列前3名, 起始页

  
  

相关文章: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Copyright(c) 1994-2020 CERNIC,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