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孟书,CERNET西南地区网络中心主任,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中心主任,曾任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创新体制和核心科技成就CERNET
创新体制和核心科技
成就CERNET
专访CERNET西南地区网络中心主任、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中心主任孟书

  侯孟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会员,ACM会员,CCF高级会员,四川省科学和技术后备人选,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访问学者。曾任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现任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中心主任、CERNET西南地区网络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分布式计算、大数据及数据挖掘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引言
引言
读博期间就已经接触过CERNET的侯孟书,虽未亲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西南节点的早期建设,却经常从导师等前辈那里听闻很多感动人心的故事,不由地对这个“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互联网”心向往之。
如今,已经成长为CERNET西南地区网络中心主任、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中心主任的他,不断融入CERNET的发展和建设当中,感触更深。他认为,从第一代互联网到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设,CERNET实现了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华丽转身。未来,面临重大机遇的CERNET,应该在体制创新和核心科技突破方面取得更大成绩。
首个攀上青藏高原的互联网
首个攀上青藏高原的互联网
《中国教育网络》:
您是什么时候与CERNET结缘的?
侯孟书:
其实我在2002年读博期间就接触到CERNET了,我的博士生导师卢显良老师当时担任信息中心主任,算是近水楼台吧。我虽然没有亲历CERNET西南节点的早期建设,但听前辈们谈起依然感同身受,心向往之。
《中国教育网络》:
在西南地区节点建设过程中您有什么难忘的经历吗?
侯孟书:
在西南地区节点建设过程中,有两件大事让我印象深刻。第一件就是拉萨节点的开通,CERNET成为首个攀上青藏高原的互联网。
1995年,电子科技大学作为西南地区主节点,通过两条专线接入CERNET骨干网,一条通过华南地区节点华南理工大学接入,另外一条通过西北地区节点西安交通大学接入,两条均为64KDDN专线,当时已经覆盖云、贵、川、渝,西藏暂时还未接入。1997年,在CERNET的大力支持下,西藏地区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西藏大学接入西南地区网并从拉萨节点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建设了全西藏的第一个网站。
随着技术发展,64K线路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申请更高的带宽(2M)在当时无法实现。CERNET转变思路引入卫星通信技术,实行“天地合一”技术方案,采用“透明信道+双层纠错”技术,解决了卫星信道高干扰、高误码率的难题,打破当时国际社会一致认为“卫星信道不能用于互联网环境”的说法,实现了成都到拉萨的2M互联网通信。
第二件大事就是成都市教育城域网的开通,开创了中国城域网的先河,持续推进了地区的互联网发展。
1999年互联网高速发展,很多高校已经建成100M的快速以太校园网。电子科技大学作为节点单位在成都市也覆盖了10所高校,但每个高校都是以64KDDN线路或2M的微波通信连接到电子科技大学,成为互联网发展的瓶颈。电子科技大学结合成都高校分布的地域性,与成都10家高校共谋发展,决定自力更生规划设计成都市的教育城域网。电子科技大学牵头,与青羊广电合作,在一环路形成12芯的光纤环路,实现10所高校百兆连接教育网,在全国率先建设了教育城域网。
2001年,CERNET西部项目拨专款用于城域网建设,成都市城域网进一步优化升级,建设成为4中心节点的环形拓扑,由节点再向外连接成都市的多所高校,将这些高校的接入带宽从10~100M,提高到了1000M,大大推动了西部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后续国家虽然没有持续对城域网投入,但是城域网却一直保持了下来,成员高校自发组团,参考CERNET费用分担的形式,筹措资金,持续推动成都市城域网的运行和发展,目前已经发展到5个主节点,连接20余所高校,拥有40G的上联带宽。随着CERNET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设,城域网进一步升级支持IPv6。
教育网面临重大机遇
教育网面临重大机遇
《中国教育网络》:
纵览25年的发展历史,您认为CERNET成功的主要经验有哪些?
侯孟书:
25年的成功经验概况起来就是“国家支持、团结协作、开拓创新”。
从国家支持角度看,25年来,CERNET从10个地区节点扩展到41个主节点,从10多所学校扩展到2000多所学校,从IPv4到IPv6,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家学术互联网。从第一代互联网到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建设者们实现了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转身。CERNET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国家的支持。
从团结协作角度看,在吴建平院士的带领下,10所高校紧密联合,共同搭建完成CERNET骨干网络。在建设过程中,管理体制的创新、参与学校的无私奉献、优秀专家团队的精诚合作成就了CERNET。这样的团结协作精神也延续到了西南地区网,从率先建设成都市城域网,到每年召开的西南网年会,都体现了团结协作精神。西南网年会每年都有来自云、贵、川、渝、藏的100多所高校的200多人参加,邀请知名国内专家,共同探讨大数据、人工智能、5G和区块链等热点技术在高校信息化中的应用。各个高校积极参与、共同研讨,分享建设和研究经验,为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从开拓创新角度看,CERNET从学习国际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到开创发展自己的通信技术,体现了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CERNET有很多国际首创,比如第一个纯IPv6网、IPv4 over IPv6过渡技术等。通过CERNET2让师生们把创新技术应用到实际当中去,进而成为成熟产品,牵头国际标准,引领通信行业的发展。
《中国教育网络》:
您认为教育网面临的最重要的机遇是什么?在这样的机遇面前,教育网下一步的突破、机会和成长空间在哪里?
侯孟书:
从大的方面说,国家进入新时代,习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时针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如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等。从小的方面说,各高校正在建设一流学校和一流学科,这是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在这一重大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必然需要一流的信息化育人环境做支撑,这些都是教育网面临的重要机遇。
在这样的机遇面前,教育网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在核心技术突破方面。正如吴建平院士所言,互联网体系结构是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只有真正掌握该技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目前互联网体系结构正处于从IPv4向IPv6过渡的自我“颠覆”时期,应该抓住这一窗口期,以CERNET作为创新技术实验床,开展新型互联网体系结构以及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互联网核心技术的融合研究。
在育人环境打造方面。教育网连接的各高校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计算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要充分利用高校资源,通过打造一体化的学习空间、计算空间和服务空间,为高校提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管理服务的育人环境。
在教育公平服务方面。教育网是我国教育信息化最早的核心基础设施,通过西部扶贫项目,对西部高校信息化建设和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西部地区高校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相比发达地区仍有不小差距。教育网可以发挥其优势,在教育公平服务方面进行先导示范。
助力成电信息化育人
助力成电信息化育人
《中国教育网络》:
CERNET的建设对电子科技大学互联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国际交流产生了哪些影响?
侯孟书:
CERNET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与世界连通的互联网,电子科技大学有幸成为最早一批骨干节点,对于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资源共享都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人才培养方面,随着学校通过CERNET与互联网的连接,学生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有了更广博的见识。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叶婧,因为CERNET接触到了精彩的互联网世界,不仅投身到网络行业,也通过网络对教育公平有了更深的理解。2000年,她走进了联合国总部,参加了“Women2000”联合国大会,并在会上就网络和教育对新世纪的影响做了主题演讲。叶婧是电子科技大学众多学子的缩影,大量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生投身到互联网大潮之中,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在科学研究方面,电子科技大学是以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等信息学科见长的大学,CERNET的建设和接入让学校更好地融入了互联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浪潮。很多知名公司与学校签订战略协议,开展科研合作。如华为公司与学校建立的“电子科大-华为联合实验室”,建立了国内第一个5G大型试验外场,为我国5G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资源共享方面,CERNET和全世界各地区的教育科研网络有着很好的合作与连接。学校格拉斯哥学院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经常要访问格拉斯哥大学在英国本部的资源,尝试了国内几个运营商的网络,都无法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由于CERNET与格拉斯哥大学的网络接入服务商Janet有着很好的合作关系,经过双方的调试优化,解决了合作办学的网络需求。CERNET让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的接轨变得更加容易。
《中国教育网络》:
请您介绍一下电子科技大学在IPv6建设方面的情况。
侯孟书:
1999年,CERNET-Nokia联合开展IPv6方面的合作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参与其中,从那时起,学校就开始了IPv6 方面的探索和实践。2004年,电子科技大学成为CERNET2的骨干节点之一,校内所有用户可通过隧道方式连接IPv6服务,同时,开始向西南地区其他高校用户提供IPv6接入服务。2006年、2009年,CERNET先后启动了IPv6驻地网建设和升级项目,电子科技大学通过这两次项目的建设,从有线到无线再到EduRoam,全面实现了IPv6接入服务。
在下一代互联网研究方面,以吴建平院士为首的CERNET专家们,建设了全球最大的纯IPv6骨干网,并在其上开展了大规模IPv6路由、大规模IPv6组播、基于真实IPv6源地址的网络寻址体系结构、IPv4 over IPv6过渡技术的研究,这些研究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在这个纯IPv6的网络环境下,大量的“中国制造”网络设备参与其中,增强了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的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教育网络》:
教育信息化对于中国高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您认为教育信息化对于当前轰轰烈烈开展的“双一流”建设的意义何在?电子科技大学教育信息化下一步的建设规划和想法是什么?
侯孟书: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有利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导,高校信息化必将与教学、科研和管理进一步深度融合,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一流的信息化育人环境。
学校将充分发挥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的学科优势,构建学习空间、计算空间和服务空间,打造“云中成电”,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具体而言:
围绕“成电学堂”,打造学习空间。2018年,教育部发布《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为切实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规范网络学习空间提供了行动指导。学校联合教务处、各学院部,将智慧教室、Mooc、翻转课堂、虚拟仿真实验室、第二课堂和图书馆等学校环境和资源进行统一管理,重构学习环境,以信息化支撑教学模式改革,为师生提供一体化的学习空间,实现随时随地可学习。
围绕高性能计算,打造计算空间。2016年,国家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把“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基础”作为战略的首要任务,其中就涉及了高性能计算的研发和综合应用。电子科技大学是以电子信息为特色和优势的高校,在上一轮的学科评估中,学校有四个A档学科,均需要高性能计算环境支撑,因此。学校将建设一流的计算空间,为学科发展提供计算支撑。
围绕网上办事大厅,打造服务空间。在早期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部门建立了面向业务管理的信息系统,如教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导致了数据孤岛和应用分散的问题,使得数据治理难和应用服务难。因此,学校将以网上办事大厅为抓手,进行数据治理和流程再造,打造服务空间,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CERNET25